2019年9月26日中午11:30分,人事处举行第28、29期博士沙龙,扶跃辉博士与大家分享了《师幼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屠潇博士与大家分享了《晚清民国学人往事--罗振玉》,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老师主持,20名教师踊跃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参加教师合影)
扶跃辉博士首先从师幼关系定义导入研究分享,师幼关系是指幼儿与教师之间形成的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幼关系因其影响幼儿的适应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接下来,扶跃辉博士回顾了师幼关系的理论框架,目前,发展系统论对师幼关系的研究由单纯的相关研究发展至更复杂的长期追踪分析,在设计中控制了幼儿和教师的特征,并且考虑了幼儿行为和教师特征的交互作用;然后分享了师幼关系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结果,包括探讨师幼关系的影响因素,从教师角度、幼儿角度和师幼互动角度建立师幼关系的模型,以及师幼关系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即探讨提高师幼关系质量的干预方案对师幼关系质量以及幼儿社会行为的作用。
(扶跃辉博士分享研究)
屠潇博士与大家分享了有关罗振玉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为大家讲解了罗氏在内阁大库明清史料之保存、甲骨文字之考订与传播、敦煌文卷之整理、汉晋木简之研究、古明器研究之倡导,以及在农学、教育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也介绍了他在伪满任职,政治上的保守立场。其综复杂的一生,已不再只具有政治含义,而更富于文化含义。
(屠潇博士分享研究)
此次学术沙龙气氛轻松愉快,大家纷纷与分享教师交流与探讨,大家初步了解了基于发展系统理论的师幼关系模型及师幼关系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了解了晚清民国时期的罗振玉及“甲骨四堂”。此次活动开阔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发展了教师们的探究学术。
人事处供稿
撰文\李艳艳
摄影\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