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处举行教工课堂(第4期)---亲子沟通中的心理学技巧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09-24浏览次数:369

9月19日,人事处在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了第四期“教工课堂”活动,本期活动人事处特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琼老师以“亲子沟通中的心理学技巧”为主题,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30余名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了活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主持。

(周琼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开始,周琼老师向大家抛出问题:“在亲子沟通中,大家都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积极响应,畅所欲言,分享案例。亲子沟通问题主要集中在1-2岁与2-7岁年龄段的孩子,周琼老师逐一对案例层层剥茧,运用心理学知识深入分析,逐步引出了亲子沟通中的心理学技巧。

首先,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情况,细心的观察和进一步研究,使他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周琼老师请大家思考,在与孩子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是否有提供刺激物的情况?

其次,Thinking Ma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Thinking Map, 孩子的Thinking Map与成人的不同,如果把家长的Mind Map比作高清的军事地图,那么孩子的Mind Map仅仅是公园卡通版的路线图。当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需要降低自身维度,放低姿态,与孩子平等沟通,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理解孩子,促进良好的亲子沟通。如五岁小女孩陪妈妈逛街看到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孩子的身高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们的腿,还能看到什么呢?

最后,学会制怒、冷静。根据心理学研究,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情绪要失控,请用0.43秒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想走进孩子的心,引用鲁思·贝本梅尔的诗歌《语言是窗户》里面的一句话“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在我说与听的时候,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大家仔细聆听与互动)

关于本次活动的收获,一位老师提到:“无论孩子多大,他永远需要的是关心和理解。无论工作再忙,我们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运用一些心理学技巧,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相信我们一定会和孩子成为好朋友,那样彼此的心灵就不会再有距离。”

人事处供稿

撰文\李艳艳

摄影\李艳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