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需要大量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语音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目前我国英语语音教学在各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鉴于此,语言文化学院于2019年6月13日下午16:20在明华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智慧之光讲座。讲座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卜友红教授讲述《英语语调的结构及其应用》。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孙超主持讲座,英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参与聆听。
(图1: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孙超主持讲座)
卜友红教授是上海教育评审专家,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语音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精品课程及上海市高校优质在线课程《英语语音》负责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英语语音学及英语教育研究,为当今国内外英语语音学界公认的“英语标准发音”中国杰出代表。
卜教授以一篇英语短文作为开场,向在座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的诵读一篇文章。她向同学们提出了关于英语语音的3T理论,即tonality,tonicity,和tone。
Tonality 调群切分
首先在遇到一个长句子时,要学会切分调群。很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使他们将句子读的很流畅,但是句子本身是没有情感变化的,这样让人听起来并不舒服。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卜教授用中文例子让大家了解到语调群的重要性。在朗读句子时,要先将它们划分成语调群,找到语调群之后,再看句子中哪些是实词,哪些是虚词,通常情况下,实词重读,虚词非重读。
Tonicity调核位置
调核,顾名思义,是一个语调群的核心。卜教授教在座学生如何从语调群中找到调核。通常来讲,调核落在实义词,即信息词上。当一个句子中出现多个信息词,调核落在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有升降曲线的地方多在句子末尾。调核位置不同,句子表达的情感和语义都会不同。因此,在一个语调单位当中找到正确的调核,对于准确的传递语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one 调型
语调停顿不一样,语句意思也会不一样。卜教授通过给学生们念不同语调的句子给予大家最直观的对比感受,告诉同学们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她总结了一句话,停顿是为了不停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即遇到认识的单词会快速流利地读过去毫无停顿,而不认识的就会反复停顿,两者皆不可取。一个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停顿,就会得到不同的含义。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卜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个小技巧,例如,英语句子中,实词数量小于虚词数量,不重读的单词要读得快速且轻,这叫作弱读式;复合词的重音通常在第一个单词上等。
本次讲座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与卜教授积极互动;卜教授的风趣幽默深深吸引了同学们,她很擅长用生活中的例子向在座学生解释难懂的专有名词及其含义;还通过中英文语言特征的对比告诉学生如何正确朗读。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一个语调。卜教授还会适时地抛出问题,让大家思考。最后卜教授给大家总结了她在进行朗读时的三步骤。第一步,划分语调群,第二步,找到核心的焦点信息,即调核。第三步,选择恰当的调型。
(图2:卜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精彩讲座)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通过本次讲座的举办,同学们对于英语语音语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已经具备的语音知识的基础上,以卜教授的讲座为新的出发点,强化自己的语音意识和语音能力,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图3:讲座现场)
语言文化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