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学院第三批干部赴美研修系列报道之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8-17浏览次数:195

                   ――美国太平洋大学举行欢迎仪式和参观校园
 
  
        美国当地时间8月14日下午,我院第三批干部赴美研修团告别旧金山州立大学,来到了斯托克顿(Stockton)市美国太平洋大学。8月15日上午,美国太平洋大学举行了欢迎仪式,中午参观了校园。

                               ――美国太平洋大学欢迎仪式

    8月15日9点,美国太平洋大学为我院第三批干部赴美研修团在商学院会议中心举行了欢迎仪式。美国太平洋大学总校长PamelaEibeck出席欢迎仪式,并致欢迎词。美国太平洋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鲍勃•贝切尔主持。
    欢迎仪式上,我院副院长龚春蕾用流利的英语简单地介绍了天华学院的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学生活动和国际交流等情况。我院常务副院长叶才福回顾了研修团在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学习情况。他在讲话中强调,教育关注现实、关注学生的就业,但更应注重对学生久远的终极关怀,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天华学院是一所有理想、有干劲、有风骨的民办大学,事实证明,天华学院与太平洋大学的合作是成功的,希望研修团全体成员继续努力学习,认真思考,相信在太平洋大学定能学到我们更为关心的、关于私立大学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培养模式和学生管理方法。两位团长的发言都配上了中英对照的精美PPT。
    美国太平洋大学的总校长PamelaEibeck女士致欢迎辞。她高度赞扬了天华学院研修团的学习热情和远大的发展眼光,并简单介绍了太平洋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概况,尤其强调了学生校外学习和课外实践的重要性。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力。
    之后,双方正式互赠礼品,并相互表达了双方对此次培训项目的美好祝愿。

                      ――研修团参观太平洋大学校园
     太平洋大学成立于1851年,建校已有150年,校园里的建筑古意盎然、树木参天。今天的校园参观是由太平洋大学理疗专业三年级女生Joyce Mar全程陪同讲解。她也是学生部门挑选出来的校园大使,接受过两个星期的专门训练,为参观者讲解各个学院建筑和部门功能。
    Joyce一路倒着行走,以便正面对着我们仔细讲解并回答我们的问题。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之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学生宿舍、兄弟会和姐妹会、商学院、Burns Tower(太平洋大学标志性的钟楼)、音乐学院、图书馆、工程学院等教学楼,进入了图书馆、书店、大学活动中心等大楼近距离感受了校园生活,还特地驱车到北校区参观了太平洋大学的重点学院――药学院的教学大楼。学校里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红砖灰瓦,在蓝天绿地的衬托下呈现出历史的沉淀和学术的厚重氛围。
    在校园参观过程中,研修团的老师们发现了很多亮点:
    一是“一面墙”。在大学活动中心里,有一整面墙上印着很多幅巨大的黑白照片,每张照片上都写着一个词,如“开怀大笑”、“坦诚待人”、“女权主义”等等不一而足。鲍勃介绍说,这些词都是学生寄语,是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不同理解。在这些大小不一的照片中,我们还发现了现任校长Eibeck女士的一张小照片,上面的题词是“社区精神”,可见她对大学教育影响社区发展的重视。
    其次是一个“人”字雕塑。Joyce介绍说“人”字的一撇一捺形状不同,涵义也不同。一边是方方正正的长方体造型,象征着学习的严谨和方正;另一边则是圆柱体造型,代表了生活的磨练和圆融。这座雕塑由一位德高望重德的教授捐赠的,是他对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的理解和对学生的寄望。
    第三个亮点是各类铭牌。在太平洋大学的某一块地砖上、或是某一面墙上,甚至是某一把椅子上,我们都能发现一些铭牌或铭刻,这是为了纪念各个捐赠团体或个人为学校所作的贡献。作为一个私立大学,太平洋大学的筹资渠道是多样的,其中社会捐赠占很大比例,有校友捐赠、企业捐赠、家长捐赠、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等等方式。
    还有一点是太平洋大学对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并让学生对校园生活进行自治管理。现在虽是学校的暑假,但校园里依然井然有序,很多部门都是由学生工作人员参加接待和管理。比如带领大家参观的校园大使Joyce、负责翻译的两位学生、健身中心的学生工作人员、兄弟会和姐妹会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学生会集资筹办各类活动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校园文化和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工作的工作热情。
    在太平洋大学的第一天只是粗略地参观了各个学院的外观建筑,我们期待着在今后的几天里,通过聆听系列讲座和对教育学院、药学院、工程学院的部门访谈,对太平洋大学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第三批干部赴美研修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