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批赴美干部发回的实时报道(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06浏览次数:482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形象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企业(包括大学等社会机构)在形象建设上的理念、方式、成就等等方面不少资料中已有详尽的介绍。我们在太平洋大学的见闻,则让我们对美国高校的形象建设有了直观的了解,也为其独特的理念、方式和良好的效果而深深折服。

    太平洋大学学校的标识是一只燃烧的火炬。还未走进校门,你就能在石板路上发现它,而校园内一盏盏路灯下的旗子上,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橘黄色和黑色是太平洋大学的主打色,在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这两种颜色:各部门的门牌、校园网页、培养计划、文件夹、老师的名片、学生的ID卡、校服、举办校园活动时的装饰物……不一而足。据说自1851年太平洋大学建校起,太平洋大学就采用了加州州花花菱草的橘黄色作为自己的标志色。随后,由于在学校橄榄球队队服中采用了黑色与橘黄色的完美组合,黑色随即被选择为学校的第二标志色。我们在观看校际排球赛时就看到有学生家长带着这两种颜色的帽子、残障同学使用的黑色轮椅上也漆上了明亮的橘黄色,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学校。

    太平洋大学的吉祥物是老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学生非常热衷于橄榄球,为了在球场上识别自己的球员,学校橄榄球队采用了橘黄与黑色条纹的球服,队员们个个身穿这样的球服在球场上貌似一只只精神抖擞的老虎。自那以后,“老虎”就成为了太平洋大学运动队队员的别称。

    不难看出,太平洋大学不仅仅满足于“有”自己独特的标识、代表色、吉祥物,而且把这些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长期地、近乎全覆盖地使用,使其深入每一个教职员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从而也使社会公众印象深刻,一看到这些形象就能联想到太平洋大学,这些都无疑能为大学的形象塑造和美誉度提高不断加分。

     从以上的见闻中我们不难得出两点体会。一是学校的形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始终如一的坚持。如太平洋大学是一所有着近160年的高校,其形象建设也可以说是经营了160年。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维持其最基本的、一贯的标志性形象、符号,但也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意义的故事做一些必要的延伸、拓展和深化,特别是大家共同参与过的历史性事件,使得大家对这些形象、标志背后的故事感兴趣、有联想,也容易产生好感,容易接受,并乐于宣传。

     二是要学校的形象建设要通过广覆盖、多途径的方式达到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目的。除了前面说到的长期的坚持、历史的积淀使得标志性形象本身有意义之外,关键是这一形象的“推广”“宣传”,就是要让这种标志、形象和符号触目可及,给这两个词打引号是因为在我们实地的体会中我们很难感到这种宣传和推广时刻意为之,而是感到已经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了,大约是已经经历过百多年以上历史的缘故。(天华学院赴美干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