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文化体验:多元开放、服务意识、社区参与 转眼之间,已经来到美国整整2个月了。在经历了第一个月紧张的暑期课程之后,第二批赴美博士班迎来了美国大学的秋季开学日8月19日。在当地的电视节目中,也看到了大学新生报到和入学第一天整理宿舍、适应新生活的新闻。太平洋大学在8月19日为本科生举行的入学的培训,笔者也作为太平洋大学正式注册的研究生,实实在在地重新体验了一次当学生的感觉,并且体验着与中国大学有很大区别的美国校园文化: (一)多元开放 2013年8月22日,太平洋大学研究生院举行了针对研究生的新生欢迎会和一系列的入学培训活动。在这些入学培训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体验了美国的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在校园里走一圈,随处可见来自亚洲、美洲、欧洲等其他国家的学生的面孔。正是因为有了不同文化的加入,使得美国的校园文化更加多元,而学校也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生的加入。 作为国际生,首先会到主管国际学生交流和项目的部门(International Programs and Services Office)进行登记报到,并且了解美国对于国际留学生的相关的规定,例如留学生签证等的政策和法规。 入学培训(Orientation)除了学校举行的校长对新生和家长致欢迎词,新生欢迎舞会和校园导游等等一系列大型的集体活动之外,各个学院也会举办新生欢迎会。入学培训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由校园大使对新生进行学校的历史、校园建筑和学校行政部门的功能的介绍,这些校园大使都是高年级学生经过了专门的培训,然后经过严格的筛选产生的,因此,每位校园大使对学校的历史等各方面都特别熟悉,而且自己的语言和沟通能力也特别强。 此外一个比较重要而且受到学生欢迎的活动就是图书馆介绍(Library Tour)。这样的Library Tour通常是事先与图书馆工作人员预约进行的,主要由图书管理员对新生进行图书馆的藏书、搜索文献和图书馆借书规则等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来到大学,首要的就是学习,图书馆可以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对新生尤其是研究生新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图书馆一楼左面的电脑查阅室,有一位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istant 专门负责解决学生在进行信息查询时遇到的问题,也包括打印、扫描、复印的服务时遇到的问题,学校的图书馆的Student Writing Center还免费提供辅导学生写作的讲座和workshop,通常在这个中心开放的时间段,都可以drop by(随时想去就去),或者也可以预约某位特定的写作老师,来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修改和指导。 总之,每一位新生通过开学初的一系列的活动,了解了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并且许多部门在指定的时间段都可以让学生drop by。新生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各部门、教师员工以及学哥学姐们的热情欢迎,也非常容易就融入到大学这个新的环境。 (二)服务意识 来到了校园,就需要和校园的各个服务部门打交道,办理学生卡、加入校园网、注册课程、登记住宿、缴纳保险费用、食堂就餐等等。每到一个行政部门,就能感觉到学校所有的行政和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特别强,每位工作人员都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学校的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来咨询业务的学生和老师,首先是一个或灿烂、或温柔、或一个招牌式问候的微笑,然后会问:“Hi, What can I do for you?”有些部门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因需要等候电脑系统或者打印机的启动工作,工作人员都会抱歉地说:“Sorry for keeping you waiting,it will take a few minutes.”有时候还会进行简单的寒暄和聊天,例如“Hi, how are you today?”“What are you studying here?”“It is good for you!”等到业务办完了,多数的工作人员会说:“It’s done. Here you go!”或者对你微笑致意并说一句:“Have a good day!” 试想,如果在这样的人人都微笑以对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心情也会觉得无比舒畅啊!服务意识应该也是美国校园文化中需要我们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社区参与 美国很多的学校非常注重社区参与,太平洋大学也经常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了解和融入当地社区的一些体验活动,并且注重与社区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例如,8-9月份由太平洋大学学生会组织的U-pick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场进行采摘,了解当地的农业和饮食文化。 再比如教育学院的组织的每周一次的“小书虫活动”(Book Buddies Program)。这是教育学院组织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的免费为当地的幼儿园至三年级学生提供阅读指导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提高阅读技能。 此外,美国的一些教会或者学校附近的一些友好家庭也会与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络举办一些活动。笔者作为国际学生,主要介绍一下由学校的国际学生服务办公室(IPS)与学校附近的友好家庭(Friendship Family) 联合组织的专门为帮助和服务留学生的一些联谊活动。 为了帮助留学生练习口语和了解美国文化,友好家庭组织每周会在学校进行一次免费的Talk Time(类似于中国国内学校的英语角),大家可以自由交流,组织者也会每周给出一些讨论的主题。在刚刚开学的这段时间,Talk Time的主题就是留学生的自我介绍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买车,如何购买保险,如果在校外租房子等等。 组织者也会举办到学校附近的Friendship Family的聚餐,这些家庭都是自愿无偿邀请留学生到家里做客聊天,帮助留学生了解美国家庭和文化。尽管这些家庭确实是有他们的宗教信仰,每周到教堂,但是他们并不会强迫留学生去参加这些宗教的活动。在这里,信仰宗教的家庭中,甚至有夫妻由于信奉不同的教派,而去不同的教堂做礼拜。因此这里不会有人强迫任何人去接受某个信仰,但是他们却会用自己的善心去感化周围的人,无私地为他人提供便利和援助。乐善好施是这群人的特点。作为留学生,我们也怀着感恩之心与这些家庭保持友好关系,对于宗教,笔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体验和感知,并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和了解美国的家庭、宗教和文化。 本学期博士班开设了4门课程,12个学分。每门课程都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尽管第二批博士班大多是我校的英语教师,但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博士阶段的学术写作还是相当有难度。我们丝毫也不敢怠慢,经常为了完成作业,需要熬夜读书和写读书报告。但是我们也尽量抽出时间去锻炼身体,争取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和十足的干劲来完成这一年的学习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在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能够切身融入并体验美国普通家庭生活和文化。(第二批赴美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