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太平洋大学的学术活动印象记 2013年3月25日,赴美博士班老师李艳艳和美国同学Daniel共同参加了太平洋大学的学生“科研日”活动。 太平洋大学的学生“科研日”(Research Day)是2002年由研究生院院长发起的针对学生开展的科研交流活动。在美国高校,Research Day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学术活动。迄今为止,太平洋大学还没有为这个活动设定任何奖项,他们目前正在考虑是否需要设置专家讨论小组来对陈列学生研究成果的展板进行评奖。同时,除了设置奖项,明年可能还考虑开班学科专家讲坛。太平洋大学各个学院轮流举办research day,例如今年的活动地点设在教育学院。 在Mo博士的指导下,李艳艳和Daneil 合作进行了一个有关英语学习者的研究项目。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组师范生在自评与测评之间的差异大小。这两组师范生同时完成了“如何进行英语教学”(How to Teach English Learners)这门课程。差别是其中一组师范生参加了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指导性实习,对英语学习者进行每周一次的面对面实际教学活动,而另外一组师范生没有参加。这个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参加了具有针对性地实习的师范生对未来英语学习者的教学更有信心,准备更充分,而且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更扎实。 上午十点李艳艳老师来到教育学院,看到大厅里到处是学生研究成果的展板,展板上除文字之外,有图片、艺术字、图表、公式等,参加者来自太平洋大学各个学院。这些研究有的由学生独立完成,有的在老师指导下,与老师合作完成。上午十点到十二点,整个教育学院大厅人来人往,很多学生与老师纷纷走到他们感兴趣的展板前,耐心听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在轻松的学术氛围下,大家互相学习,相互帮助与提高。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活动,对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尤为重要,学生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只是需要我们对生活多一些观察与思考。做好研究者,我们需要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与勤奋好学的实干精神。 此次持续了一天时间,活动结束后,为了解更多有关Research Day信息,李艳艳老师还专门采访了此次活动的组织者Carol Brodie。她是研究生院主任助理。Research day在太平洋大学每一年的春天举行,该活动是由研究生院赞助项目办公室赞助。Research Day的意义在于:给予那些参与研究的学生及全体教职员工以认可;提高项目研究的重要性,并让各位行政领导,甚至全体大学社区及时解到目前的研究工作;鼓励与促进多部门之间的合作项目。 “科研日”(Research Day)的最后一个活动在自助餐过程中进行,由Dr. Robert Halliwell 展示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Human Stem Cells for the Discovery of Safer and Better Medicines。这个研究新颖别致,非常具有创新精神,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研究的大门,也让学生领略了参与学术研究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