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活力课堂”教学改革第三次工作推进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21浏览次数:398

2016年6月15日下午,学校“活力课堂”教学改革第三次工作推进会在明华楼五楼演播中心举行。邹荣祥董事长、学校党政监主要领导、“活力课堂”领导小组成员,赴美首批双语师资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龚春蕾副校长主持。

叶才福校长代表首批赴美双语师资团,汇报了在阿拉巴马大学和西弗吉尼亚大学的学习成果。双语师资团从一个学期的学习考察经历中归纳得出,美国大学活力课堂的要旨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教学手段包括相互提问、辩论交流、汇报展示、思维导图、组织游戏和随堂测验;与之相适应的大学教师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课前精心策划、作业任务繁重、注重知识架构、善用技术手段、坚持多维评价,以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活力课堂”的基本特征,双语师资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把美国大学活力课堂的表现特征归纳为“三动”,即教师讲课生动、师生实现互动和学生学习主动;由此引出应该从“三度”来衡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即认知度、参与度与集中度;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侧重“三式”,即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叶校长还详细演示了美国大学与教材配套的英语学习在线教学资源,在帮助学生翻转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内外互动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语言文化学院孙超老师代表项目团队,发布了《天华学院大学生课堂体验问卷的分析报告(初稿)》。本次全校范围的学生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1496份,覆盖了全校各专业和年级。调查报告对学校目前的生源状况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分析结果传递出了较为清晰的改善目前教学质量的信息。总体而言,学校目前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对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学术兴趣的培养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天华学子整体倾向于采取深层的学习动机和策略,但内在的深层学习动力仍有待进一步激发。目前的课程教学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僵化。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书面沟通能力,规划自己学业的能力等)。采用更为灵活、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将有助于同学们深层学习动机和策略的培养。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活力课堂要求教师能够进一步创新和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式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考核标准和有效的学习反馈。

龚春蕾副校长代表“活力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和工作小组,从组建团队和深化认识、国外大学实践和取经、问卷调研和现状分析、理论学习和要素提炼、技术引领和专家示范,以及课程试点和比武练兵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本学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邹荣祥董事长高度肯定了本学期学校在活力课堂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认为国外学习和校内实践两个条线的工作开展得有条理、有成效。下一步,要抓紧设计出适用与天华教师和学生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型,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的试点和推广。

本学期,董事会和学校提出建设有天华特色的活力课堂,使全体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工作目标更为具体,任务更加明确。“活力课堂”是“活力天华”的重要表现形式,探索建立适合天华自身特点的活力课堂模型范式,并在广大教师中试点、总结和推广,使之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天华学院活力课堂的蔚然之风,是今后两年必须花大力气抓好的教学特色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空谈口号,流于形式。下学年,活力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将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争取通过两年的努力,打造100门比较成熟的活力课堂优质课程,形成厚实的课程建设成果资料,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经验汇编,以实际的成果成效迎接教学评估,真正使广大学生受益。(“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供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