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参加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语言文字大赛总决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29浏览次数:547

2015年9月26日,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和祝亚平老师指导的“天华雅乐团”共赴嘉定图书馆参加市民文化节中华语言文字大赛总决赛。

本次中华语言文字大赛总决赛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嘉定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本次中华语言文字大赛自开展以来,吸引了六万余民市民参加,超过20万市民参与互动。通过17个区县、各大系统以及网络赛区的层层比拼之后,最终有12位“语文达人”过关斩将,闯入最终的决赛。而来自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冯怿同学荣获大赛百名“语文达人”称号。

26日下午2点,嘉定图书馆多功能演播厅人山人海,有来自各行各业、各大年龄层次的市民朋友。一段激昂振奋的音乐响起,12位“语文达人”闪亮登场。本次大赛共四轮比拼,首先是12进6的一对一PK,胜者晋级败者淘汰。其次是6进3的轮流答题,由中国民俗学者、谜语专家江更生老师,上海楹联学会会长姜玉峰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杨焄老师担任评委。总评分数前三的晋级,后三淘汰。紧接着的是3进2的现场对对联题,由大众评审团及专业评审给赞,获赞数较高的两位晋级,第三位获得“探花”称号。最后是2进1的一对一抢答赛,首先获得七分的,成为本次大赛的状元。经过四轮激烈的比拼,五号选手王丽娜赢得了最终胜利,荣膺“语文状元”称号。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数十名学子在虞琪君老师的带领下,在第二轮比赛过程中,用情景剧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吟唱了经典篇目《游子吟》,其中胡步雯和姜文杰同学的母子演绎更是让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步雯在采访中说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市民文化节的活动,相比第一次,这次的准备更加充分,从排练到上台,着实体验了一次演员的生活。此外,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随后,“天华雅乐团”演奏了《孔子颂》。众多古代乐器集合的演奏,让人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音符、时值、节奏、强弱等形式的组合,更是韵味的抒绘、情感的传递。雅乐团的演奏是“礼”的演绎,也是我们天华学院对于中华文化传承重视的表现。在采访中,14通信专业的范潇表示作为理工科的学生能参与此次活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增强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并认为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来自我校13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冯怿同学荣获了百名“语文达人”称号。在赛后的采访中,她表示自己没能进入最后的决赛有些遗憾,但能获得这个称号也已经非常满足。另外她认为在本次大赛中遇到许多很有意思的朋友则是更大的收获。而被问及对于本次活动的看法,她表示这是上海别具特色的一项活动,也是上海的一张名片,同时它也为广大的市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她也认为本次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起到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好东西。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联合祝亚平老师指导的“天华雅乐团”通过参与本次中华语言文字大赛,为大家带来了“孝”与“礼”的美德洗礼,让学子们加深了对于成语、对联、谚语、歇后语、谜语、格律诗词和格言警句七大内容的了解,同时也亲身感悟了我们中华语言文字当中所蕴含的大美。精心的准备与出色的表演不仅彰显了天华学院对中华文明的重视,更是引导天华学子在吟诵、演奏中真切体味中华文明的魅力,在实践中践行传扬中华文明的责任。(大学生记者团  吕扬和、罗文娟)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