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16点30分,教育学院在晖华楼报告厅举行智慧之光系列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我的童诗和我喜爱的童诗》,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外童话鉴赏辞典》主编、《新诗鉴赏辞典》特约审稿人戴达老师主讲,出席本次讲座的有教育学院院长滕薇老师、校党委书记助理凌琦老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华芸老师,以及来自教育学院15、16级的学生们。
(戴达老师特写照片)
讲座开始前,滕薇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的主讲嘉宾戴达老师。戴达老师就职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曾任系主任助理、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著有诗集、诗论、童话集多部。童话、儿童小说曾4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图书新作奖大奖、新作奖、《儿童文学》佳作奖、上海《少年日报》佳作奖等多种文学奖项。童话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在港、台出版,并被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
(滕薇院长进行介绍)
戴达老师用如“太阳公公”般温暖亲切的问候开启本次讲座,戴老师首先用自己处女作《老师》表达了自己对同学们的祝愿。随后,用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兼画家李欧·李奥尼的《田鼠阿佛》为同学们生动而巧妙地引出了田鼠们度过寒冬的法宝——“诗歌”这一精神食粮。戴达老师讲到,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文学作品中的皇冠,那么童诗也应该是儿童文学中的文学,儿童文学中的皇冠。然后,戴达老师为我们朗诵了两首儿童创作的小诗,由此引出我们应引导幼儿读童诗,鼓励幼儿写童诗,用幼儿的想象力抵抗成人世界的复杂。接着,戴达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童诗八字创作口诀:“浅语”、“童味”、“想象”、“意境”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戴达老师都为同学们准备了诸多童诗进行详细讲解。最后,戴达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一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的天才童诗创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他的童诗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幽默、怪诞、深刻,戴老师以《作业机》、《在黑暗中》、《斑马的问题》等作品为同学进行分析。戴达老师幽默的话语也让整个会场充满了笑声,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学生认真听讲座)
讲座最后,滕薇院长向戴达老师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希望同学们都能有自己的理解,去探寻童诗世界的奥秘。通过本次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到童诗的世界,领略童诗的魅力,感受童诗的奇妙,也对童诗有了一定的认知。
(讲座现场全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