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灯”系列讲座:特别顾问陆建非关注民工子女教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19浏览次数:457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一些时刻、一句话、一条新闻,不经意间触动和启迪了你的灵魂,点亮了你的心灵,指引了你的人生,决定了你的命运。2016年12月16日下午13:30分,由学保处主办的“心灵之灯”系列讲座继续开讲,上海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我校特别顾问陆建非教授在晖华楼报告厅为同学们分享“民工子女教育——教育全面现代化绕不开的洼地”。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主持,学保处助理以上干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全体正副辅导员以及15、16级学生代表聆听了此次讲座。

(党委副书记曹云林主持)

(讲座现场)

陆建非教授从陶行知诠释的“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以及无论3000年前还是现在都看重“教育平等”引出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从北京和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数据变化中发现人口迁移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引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陆建非教授作讲座)

陆建非教授在分析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陆教授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如影随形,而城乡二元化的特殊国情必然催生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陆教授指出,亿万民工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不朽贡献,足以敦促我们没有理由不以感恩的姿态,深入地研究和有效地破解这一世界难题。陆教授强调,研究和破解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的视角,教育不能自娱自乐,更不能自我抹黑。要实现中国教育全面现代化,民工子女教育是绕不开的洼地。政府须加大投入,并鼓励多元渠道投资教育事业,奋力填增教育“洼地”。

陆教授从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的背景、政策演变历程及其特点、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全方面关注的史料、调查研究报告以及今后上海民工子女教育改革的方向性展望和可行性建议等方面,给大家作了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他的报告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对学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开拓了视野,对即将要开展的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提供了思路,进一步增强了调查研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