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交流、比较、改进——赴英双语教师研修报道之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12浏览次数:475

冬天的脚步缓缓地踏进赫特福德大学的校园,这里的落叶美景似乎和这一丝冬意相得益彰。我校赴英访学团队的每个老师都在体验渐入佳境的同时满怀留恋。

十一月的访学内容较之前一阶段更为完整和系统化,语言课程在这一阶段既是系统性学习,又是一个总结成果的阶段。主讲的Liz和Jayne两位老师在讲授方法上各有一套,针对不同专业都有专门的学术参考资料辅助练习,并且根据大家的兴趣点制作了各专业适用的词汇课件,还结合了实际情况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制作相关主题的演讲,可谓是建构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的鲜活范例。在最后课程结束的阶段,两门不同形式的语言课的衔接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过程的快乐。

(吕博老师在教育方法课上汇报演示)

我们的教育专业课程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丰富多彩的,Joy教授及相关老师都非常关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张打破学科界限、互惠互利,课上都会有各专业的教授为我们讲授专业领域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我们畅谈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可借鉴性问题,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还包括来自艺术设计学院的教授提倡的关于“图形在教学中的运用”讲座。在本月中旬,我们还有幸参观了Joy教授的师生团队共同开发的专业拓展项目宣传海报展,从与各专业项目负责人的交流中了解了师生合作的新理念。

(项目开发海报展)

除了语言课程和教育课程,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各专业课程,并走进学生的工作室和实验室实地感受教与学的过程。艺术设计学院的图形设计课非常注重学生对于自己创意构思和表达能力的培养,Adam老师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呈现自己的创意,而呈现的手段是可以多样化的。他常在课上邀请平面设计领域的社会实践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准备丰富的图片资料及实践案例供学生交流学习。

(艺术设计学院Adam老师和他的图形创意课)

Michael教授的印刷工作室里,不同年级的学生、社会工作者及艺术家可以随时参与教学,共同完成作品以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Michael教授不主张单纯地教会学生某个印刷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技术手段为自己的创作及实际需要所用。专业教授同时在教学中完成艺术创作,学生在技术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完成自己的专业实践,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是完全自由和放松的。

(艺术设计学院Michael教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蚀刻版画创作)

有了这些不同维度的听课经历,我们得以将其各方面的教学模式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比较,更加明确了我们的工作任务。此外,我们也积攒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期待访学后与同行分享体会,为教学规划的制定及改进提供有效参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