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晚上19:30,教育学院在日华楼402阶梯教室顺利开展中英文辩论训练强化营第一场。此次训练指导老师为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第一支部书记叶双老师,参加本次训练营的为14支2017级各班级辩论代表队伍。
(叶双老师讲述本次训练营的意义)
首先,叶双老师讲述本次训练营的意义。本次训练营主要是让17级的同学们更加熟悉了解辩论的具体内容,也希望接受培训的同学们可以帮助班级其他同学在辩论训练中进步。此次训练营是由17级各班级抽取的一支辩论代表队伍构成。本次训练营成员共139人,为日后“辩论小先生”制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叶双老师讲述本次训练营的意义)
接着,由校辩论队副队长李若蒙同学为同学们做进一步辅导。他首次讲述了各个辩论位置的职能。一辩开篇立论,要清晰明了地给予观众和评委们观点和理论;二辩或者三辩都要对于对方的观点进行防守与反击,并且二辩要进行攻辩小结;四辩负责总结陈词,对观点给予最后的阐述,将对方的错误进行罗列。其次,在破题方面辩手们要讲究团队合作,通过团体讨论整理出观点思路,再根据具体内容编辑辩论稿。他强调团队之间应注重合作意识,结成一块盾去防守,拧成一股绳去攻击。接着,他指出在辩论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自相矛盾等漏洞。因此,同学们要准确了解各个辩位以及各个环节的辩论技巧,尽量避免这些漏洞的出现。最后他要求同学们统一着装,注意站姿和坐姿,发言要面向观众,辩论阐述时要有礼貌,注重风度。语速上不宜过快,可以有适当肢体语言,但不宜过于激烈。他希望大家“用舌头代替拳头”,在训练中体会辩论的魅力。
(李若蒙同学为同学们做进一步辅导)
随后,同学们趁热打铁来了一场实战演练。现场随机抽取了一支辩论队伍,17级艺术教育2班有幸被选中为此次的演练展示队。在整个辩论训练中,同学们态度积极,认真对待。
(17级艺术教育2班进行辩论展示)
最后,叶双老师总结训练。她指出同学们需加强语速语调的练习,在攻辩环节应准确把握流程,并能较为熟练地读出稿子。此外,辩手们还需增进交流,注重与观众、主席之间的互动。
(参与本次强化营的同学)
“昨日何所往,花开会有时”,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辩论训练中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更上一层楼!
教育学院(处)供稿撰文\张宸摄影\张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