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16点30分,由我校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党支部举办的辩论赛,在月华楼368成功举行。出席本次活动并担任评委的嘉宾有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常务副书记蔡勇永、分团委书记杨央、德语专业党支部书记曹占侠、汉语言文学专业党支部书记刘庆奇。参加本次比赛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13、14级3个班级的代表。
(评委席)
来自13汉语言文学1班的徐昊琦身着紫色汉服担当本次大赛的主持,宣布了本次比赛的辩题及规则。本次大赛的辩题是: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应当以什么为主导?本次比赛不同于以往的辩论形式,采用三方辩论的新形式,分为甲乙丙三组,三组的观点分别为:以国学为主导、以西方为主导、以中西结合为主导。比赛由开篇立论、攻辩、自由辩论以及总结陈词四个环节组成。
13级汉语言文学1班的周望同学一袭华丽的蓝色汉服,用一曲古琴演奏拉开了本次大赛的序幕。在悠悠的古琴声中,两位礼仪在现场的古琴桌椅缓缓沏茶焚香,体现着国学的特点。
比赛第一个环节,开篇立论,由各方一辩提出自己发展国学的原因和意义。在短短的三分钟里,大家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现场一下子就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然后是攻辩环节,各方互不相让,在有限的时间里辩驳对方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许多选手都没能将自己的观点表述详尽,让现场观众感到刺激却意犹未尽,比赛很快进入白热化状态。紧接着是本次大赛的重要环节——自由辩论。三方辩手轮流发言,相互提问。在十分钟的自由辩论环节中,他们思维转换十分迅速,13汉语言1班的王骋和14汉语言2班的胡芳琪同学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引经据典,在支持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毫不留情地批驳另外两方的语言漏洞。辩论过程高潮迭起,现场掌声连连。最后,是辩论比赛的总结陈词环节,在转瞬即逝的三分钟时间里,各方四辩用快速但不失清晰的话语指出其余辩手的漏洞,并再次强调证实自身的观点。在一连串的陈述中,辩手们细小的话语漏洞不断地被找出来,即使到了比赛的尾声却仍旧论战激烈。
(辩论现场)
(辩论现场)
在评委老师打分的同时,13汉语言文学1班的冯怿同学身着红色曲裾,带来吹箫诗朗诵表演《念奴娇·赤壁怀古》,慷慨激昂的朗诵和悠扬婉转的笛声,使在场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国学特色。最后,由来自14汉语言文学2班的丙方2辩——胡芳琪同学夺得“最佳辩手”称号,14汉语言文学1班的甲组荣获“最佳团队”称号。
(表演环节)
(宣布比赛结果)
(颁奖环节)
本次比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党支部主办的,契合了党总支的要求,遵循了学校“专、通、雅”的教育理念,将专业特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了“传承经典,宣扬国学”的主旨,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蔡勇永老师也发表了对本次大赛的看法,他认为同学们思辩能力极强,从比赛现场的各个细节到辩手们的发言内容,都向众人展示着专业素养和专业特色,并鼓励学生多举办此类活动,将传统国学的精华推广到全校甚至走出校园。
(大学生记者团:王一鸣董琦欣徐萌佳摄影:陈思怡徐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