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风采】艺术设计学院15级中英文辩论训练初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03浏览次数:322

【一】15级视觉传达设计1班 从思考辩题题目开始

本学期第六周,艺术设计学院15级辅导员纪怀晨老师组织了中英文辩论训练具体方案推进会,并在各班级开展了主题班会,确定了分组和负责人,且就各班各小组本学期的训练计划进行了讨论和研究。随后,本学期的中英文训练辩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15视觉1班1)

辅导员纪怀晨认为,辩论训练从拿到辩题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随即,她组织小组成员先上网搜集辩题的相关资料。然后,汇总每个人收集的资料开展讨论和整理。她觉得针对这个辩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解及疑惑,还有自己的看法,将这些都记录下来。她认为开展辩论,首要做的就是思考辩题,就是简简单单的思考。以她小组的辩题“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来说,选择这个辩题以后,要深入分析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可以开展怎么样的讨论和探究问题的方向,是否有清晰的某种概念,不清晰的需要辩的是什么。了解和搞清楚“辩”的内容是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她的小组一起讨论了“什么是网络?”、“网络可以传播信息,算有利与大学生吗?”、“使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就是弊大于利吗?”、“哪些影响是利、哪些影响又是弊呢?”“是否是再某种条件下,产生的利弊关系呢?”这些问题只讨论可能性和发展方向,不论对错。

(15视觉1班1)

总结上学期的训练经验,纪怀晨认为,自己的小组在之前的训练中,没有关注到这样一个阶段,认真的思考辩题本身。故而在开展实战练习时常常遇到阻碍,自己的思路,正反双反的逻辑思考反应上,并不能很好的衔接,出现很多的“卡壳”。组长在这学期开始训练,觉得从这方面着手。认真分析和理解辩题的基础上,再查资料,小组成员间的反复讨论,以确定正反方的观点和支持立论。

这一次的训练,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上,在辅导员纪怀晨老师的指导下,于2017年11月1日,光华楼419教室开展了实际辩论练习。相比上学期,小组成员打开了思路和眼界,在有了充分的准备后,现场辩论更流畅,内容和争论的点更聚焦,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更高,更积极。

小组长刘瑶还分享了一个小心得,她认为在分析和讨论辩题的环节中,要做到言者无罪、广开言路。多提观点少反驳,多找闪光点少挑刺。尽可能的把有用的信息找出来,别抬杠,别什么都说不行,想想那个不行的东西,哪里不行,为什么不行,怎么改善改善能让它变得行。重点是动笔!在这个环节中,小组讨论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由不同的人产生。光靠脑子往往是记不住的,因为每个人思考的模式不同,刚开始在这个环节中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整理这些不同和差异时,正反双反确定各自的论点。这样在正反方正式练习时,就有明确的“辩”的方向。

(15视觉1班1)

虽然在本次训练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像是辩到一个观点时,无法表达清楚,自己要站起来发言了,思维逻辑没有,明显感到语言组织能力跟不上,很着急。又是在辩论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一个新角度可以辩这个问题,这个时候用笔记一下,哪一个是自己并不成熟的观点,哪个新角度可以再挖掘。

(15视觉1班1)

通过此次训练,得到了不少的成长,虽然辩的时间时短暂的,但是前期准备却需要小组成员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这个过程中成员们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辩友之间的默契,锻炼了思维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期待下一次的训练小组成员们的成长。

 【二】15级环境设计4班做好准备更注重中英文辩论训练的反思

在中英文辩论训练的推进会后,我们15级环境设计4班,开始着手我们的训练前的分工、自我学习和准备环节。分工前我们讨论确定了辩题“大学生兼职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而产生了正方观点: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大学生兼职弊大于利。接着,我们每组九人,采用一位主席,正反双方各有四位辩手的形式。确认分工后成员开始进行各自的自我学习阶段。

(中英文辩论训练具体方案推进会)

在自我学习阶段中,大家都先从思考辩题出发。正方一辩通过思考辩题,确立了自己的观点,从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通过为特定组织或个人付出体力和智力的劳动而获得物质和精神回报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正方二、三辩手也通过思考辩题考虑反方会提问的问题可能会有:兼职意味本职之外的任务,请问对方,难道学生的本质任务不是学习么?在还未养成健全的价值取向之前提前进入社会难道不是弊端么?如果空有一身“实践能力”却无理论知识的所谓的“综合型人才”。连自身的专业知识都没掌握好又怎能算一个合格的人才呢……正方四辩也进过思考辩题这一环节确立了自己应该从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心智较为成熟的成年人,有权利和方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自己的兼职和学习时间来进行总结。反方的四位辩手也经过思考辩题的环节收集了自己环节的资料。

(15环境4班)

思考辩题之后,正反双方选手进行了破题并讨论资料的环节。该环节是汇总,大家所设想的对方所提问的问题和收集资料,来模拟如何回应对方的攻辩和自由辩论时间。其次是双方一辩能够通过各位辩手收集的资料对自己的开篇立论进行修改和调整,也将自己的论点和角度告诉二、三、四辩手,使各自双方的辩稿达到一定思维逻辑上的顺畅和统一。至此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较为完整。

(15环境4班)

2017年11月2日下午,我们在光华楼414展开了本学期中英文辩论的第一次实战训练,整个训练过程中双方一辩都能良好的进行开篇立论,但是在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出现了,攻辩选手将问题抛出但是无人回应的情况,导致攻辩环节不能进行良好的总结。自由辩论环节双方都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大量空白时间,影响辩论效果。

(15环境4班)

训练结束后,就本次训练我们进行了小组之间的反思,就攻辩环节双方每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例如,正方提出我们可以将双方的攻辩问题进行公布,训练时将顺序等打乱,这样在训练时又不会太过于死板,双方也不会因为思考方向不对而导致累积知识和资料不充分产生空白时间。反方提出:自由辩论环节对的辩手应该了解自己观点的立论和一辩进行更好的沟通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辩方攻辩的总结,这样可以使辩论的思维更为流畅,也为之后四辩总结打下良好基础。

从前期准备开始到本次的训练中我们进行了基本表达能力的训练,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体现了我们班集体对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和班集体的融洽性,希望能不断保持这份热忱,将本次的不足在下次的训练中得到提高。

(15环境4班)

我们班另一小组于2017年10月30日10点,在日华楼470开展了本学期的中英文辩论训练的第一次训练。

辩论训练前,经过组员对辩题展开探讨和研究,分析与思考确定本次辩论的主题是“大学生应该更看重文凭还是学历”,以此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训练。同时根据确立的辩论查找一系列相关的资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确切合理的学术支撑点,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也能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和对方观点中的漏洞,才能对症下药。

在辩论训练的过程中,辩手们在立论,驳立论,智辩等各个环节中思路清晰,引经据典,字字珠玑,使现场气氛迅速升温。在随后进行的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选手就辩题展开更深层次的辩论,个个妙语连珠。训练的最后大家共同探讨了双方选手在辩论时的活跃表现,同时也提出了希望改进的不足之处。也希望在下次的辩论训练中能尽量再减少停顿,继续努力。

(15环境4班)

辩论训练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思考一些身边的现象和问题,给了我们一个关注生活,共同探讨的平台。

辩论训练中辩手们虽声音洪亮但言语得体,并且面带微笑,颇有辩论的风范,用口才征服对方和观众,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学院拥有良好的氛围和精神,其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同时具备做人的风雅,与天华学院的校训所相衬。训练结束以后,由辅导员进行总结,肯定了同学们辩论训练中做得出色的地方也指出了不足。愿同学们自我总结,保持优点,修正不足,在训练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口才和逻辑辩论思维。

艺术设计学院供稿

撰文/刘瑶、刘佳乐

摄影/刘瑶、刘亦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