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2016-2017学年度子课题结题答辩于9月8日下午在光华楼204顺利举行。天华学院执行董事长石伟平教授、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惠中教授,质量管理处陈道炯教授,三位专家亲临答辩现场进行指导。
(专家点评)
教育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项目、重大内涵项目、“活力课堂”建设项目,三大项目再2016-2017学年度共资助了子课题30项,学院产学研13项,课程建设项目10个,资助教师29人,开展了各类专业建设、教学教法和教材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此次除项目负责人和延期项目之外,共安排了19人参加答辩。三位专家在听取了部分答辩之后,给教育学院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指导和把脉。
(答辩教师风采)
石伟平执行董事长解读了学校对教育学院和儿童发展研究院两个机构的规划、设想和期待,并针对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这两个平台进行专业发展,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指导。
(答辩现场)
惠中教授则从答辩教师的总体表现出发,总结了教育学院教师科研工作的特点和亮点,并鼓励教师应借助课题成果,进行下一步的拓展和深入。拓展主要是要从学科层面拓展到教师教育层面,拓展到学生培养层面。深入主要是进一步深入聚焦专业领域的问题,并结成团队进行研究。同时,惠忠教授也提到应根据学院的学科布局特点做好学前和小学两个学段的衔接研究,并注意显性成果的积累。
陈道炯教授结合项目管理和运作的一般方式给予了意见和指导。比如,结题要求应符合项目要求;课题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扩展;课题成果应以显性成果为主;研究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聚焦等。
(滕院长总结发言)
教育学院院长滕薇在最后总结中勉励教师们要充分利用学院的课题平台,积极思考个人专业发展,找准个人在团队中的定位,并结成团队进行研究。
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文\徐娟
摄影\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