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学前教育专业专家进课堂活动(三) 孩子的数学思想与进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06浏览次数:449

彩票网站“教授进课堂(三)”活动于5月16日在日华楼575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阿拉巴马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教育专业的Cecile Komara博士。本次活动主题是《孩子的数学思想与进步》。针对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Cecile Komara博士指出以下四方面。

1.Geometry 几何学即为形状,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几个基础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借由对图形详细的描述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的特征比如正方形的四边相同、三角形的角度特点等等。

2.Algebra 逻辑演算,在教研当中通过运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使学前儿童更易于理解。活动期间,教授向我们展现几组在幼儿园中实施的游戏,都有寓教于乐的特点。

3.Measure 测量,在幼儿园倡导的测量工具不同于传统的的尺子,教师可以引导学前儿童用积木、自己的脚等工具,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比较测量。

(专家进行讲解1)

4.Numeracy 识数能力,就其发展,教授将其分为了5个方面进行分析:

1)Match: 分为物体与物体(拿到与老师描述相同的东西),质量与质量(配对表达了相同数量的物体),数与数(根据所给数字放入相同数量的物体)三种类型;

2)Sorting 整理:整理的形式分为开放和封闭。首先让孩子们告诉老师他们自己的整理规则,而后再由老师设定一个单一的规则(比如颜色、形状、尺寸等);

3)Ordering and comparing:有助于发展幼儿识数能力,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更易于孩子们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4)Courting:分为两种:one-to-one correspondence 一对一的一致性;order irrelevance 被打乱的顺序。教授强调要在能按顺序熟悉地说出数字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加深难度,更易于幼儿接受、强化知识; 

5)Number:教授在此特别将不同时期的准则放在一起比较:之前的准则是主要教授如何数数;而现如今的准则是教授数什么,所针对的对象更加的灵活,源于生活细节。对于学前儿童,立体的物体更易于孩子们数数。教授还提出其实在实践当中,数数更多是把立体物体放在一起,并且学前儿童只需粗略扫一眼就知道这一组的数字。

(专家进行讲解2)

(专家进行讲解3)

在理论知识教授完毕之后,教授带来两个分别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游戏。游戏内容紧贴数学能力的发展,所选的对象生动形象,并源于日常生活——既提升了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整堂课通过理论和游戏双线的授课形式刷新了学生之前对于数学思想的认知,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同学听讲情况)

教育学院供稿

摄影\杜雪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