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学校邀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杨煜普教授,在晖华楼报告厅开展第二场ChatGPT的学习讲座。学校校务委员会领导及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由副校长龚春蕾主持。
杨煜普的讲座从ChatGPT引发的讨论、“信念+人才+资本”三要素、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GPT原理四个方面展开。杨煜普指出,ChatGPT的历史,启示着“信念+人才+资本”三要素对科研创新的重要性,为我们构建高水平的科研生态环境提供有益借鉴;ChatGPT的出现,预示着AGI新时代的到来,而权威人士关于“AGI”“世界3.0”的见解,启发我们从更高层面思考ChatGPT带来的挑战。
从GPT技术原理的视角出发,杨煜普表示,OpenAI公司现有四大类产品的背后都是一种称之为“GPT”的“深度学习技术”,即一种基于“深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机器学习技术。他指出,“建模思维”的符号主义和“建模大脑”的神经网络,一直是两种主要的人工智能模式。在大数据和大算力的支持下,神经网络的发展速度更快,OpenAl的ChatGPT就是神经网络的一个典型例子,因此带来了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的讨论。目前,图灵测试验证了ChatGPT具有“智能”,而此方法也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杨煜普从自然语言处理、视觉与语音识别、人工神经网络、知识表示、自动推理、机器学习和机器人这七个研究主题,阐述了构成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内容。
杨煜普强调,ChatGPT是当前“深度学习”技术的产物,更是人类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成果。对于AGI及未来的规划,杨煜普认为AGI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提高人类水平、推动全球经济、发现新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AGI也会带来滥用、严重事故和社会混乱的风险。AGI的优势是巨大的,社会永远停止其发展是不可能或不可取的,社会和AGI的开发人员必须找出正确的方法。从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理解GPT的原理,做到“知己知彼”,学校教育在应对ChatGPT的挑战时,应当避免“夸张”或“轻视”。
讲座结束后,在场教师们围绕ChatGPT向杨煜普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文 | 刘邢菲 供稿 |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