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陆建非讲授“开学第一课”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3-17浏览次数:729

3月15日下午,党委书记陆建非以《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为题为我校师生们讲授2023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2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报告。报告会由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包静波主持。

陆建非在报告中指出,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培育、塑造和弘扬对于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大学”一词的起源,陆建非深入阐述了古今中外大学的定义和演变过程,以及大学的文化责任与使命。

陆建非指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但“明德”“亲民”“至善”的大学精神却始终蕴含在中华文明精神的内核之中。教育哲学家建立并深度参与了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和制度离不开其内在精神,因此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结合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陆建非强调,大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殿堂。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者、文化自信自觉的引领者、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陆建非殷切寄语天华青年学子,要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从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提升,勇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从大学精神的回归和重构的角度,陆建非表示,要培养体现中国特色属性,兴国荣邦的大学精神;培养对话多元文化时代,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培养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志气相济的大学精神。陆建非认为,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对我校未来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发展,陆建非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弘扬大学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二是要完善治理框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体系;三是要营造博雅环境,建设文脉传承的大学校园;四是要丰富文化行为,激发文化育人功能。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精彩,见解深刻,观点透彻。听课师生纷纷表示,“开学第一课”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增强了师生们对新时代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认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校师生必将牢记“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主动担当起历史使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常晶悦 李皓云  | 陈青  供稿 | 宣传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