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名单的通知》(沪教委人〔2022〕33号),我校共有5项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其中,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荣获二等奖1项。获奖成绩、总数突破我校上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记录。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是目前上海市教育领域政府类最高奖励,每四年评审一次。申报成果要求是至少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后取得良好效果、在上海市或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奖的积累与申报,执行董事长石伟平教授亲自督管。自2021年4月启动校级成果奖申报,历经7个月,先后组织10余轮次的专家指导,从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中,限额申报市级优秀教学成果8项;同时,联合上海师范大学申报优秀教学成果1项。
本届5项获奖成果是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经过多年努力取得的改革性、实践性、创新性成果,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应用型专业内涵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方面的耕耘和收获。其中,滕薇团队申报的《上手快•教学强•后劲足--民办高校培养卓越学前教育师资的创新实践》,总结了民办高校错位发展培养卓越学前教育师资的独特经验与实践,为民办高校培养学前教育师资提供了“天华样本”,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程葆青团队申报的《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文旅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主动对接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未来趋势,构建了智慧文旅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智慧文旅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产生了示范效应,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龚春蕾团队申报的《模型引领、评价驱动、环境赋能、师生共振:高校“活力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立足激发课堂活力,重塑课堂教学样态,实现师生同频共振,有效深化了本科教育课堂革命,为提升课程“两性一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创新实施路径,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胡珍团队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赋能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中外合作深度融合的“三全规划”、“三步实施”新路径,践行了以“在地国际化”为核心特征的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新范式,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扶跃辉参与的《砥砺十年:师范生家校协同育人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创造性地设计了混合教学模式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家校协同育人能力,取得突出成效,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将充分发挥市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力度,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供稿 | 科研处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