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继续联合于2021年11月27日-28日举办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活动,共设有人文社会组、经管法组、自然科学组、高职高专综合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组等五个组别。
活动参赛对象为入选2019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的青年教师。学校首先组织12名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进行校内选拔,林晓宁、李卓琳、张英3名教师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分别参加经管法组、自然科学组、人文社会组的展演活动。疫情防控需要,教学比赛安排线上进行,学校设立分会场,最终林晓宁斩获经管法组特等奖,李卓琳斩获自然科学组特等奖,张英斩获人文社会组三等奖。学校在五个特等奖中独占两席。这是继去年参加首届展演,徐欣获特等奖、张海萍获三等奖之后,学校在这项比赛中再次斩获佳绩。
(参赛教师比赛风采)
林晓宁老师的参赛课程是《市场营销学》,当代中国,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广大消费者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营销变革,大量中国特有的营销现象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市场营销学》课程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要素,基于传统市场营销四大板块,在中国特色市场营销理论体系指导下,秉承着知识学习有深度、能力培养有高度、价值引领有温度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时政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参与式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我校扶贫合作基地(现已脱贫,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万二村作为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参与万二村旅游市场调研、旅游营销与策划、农产品宣传销售等项目,以此树立为社会整体创造价值的营销观念,培养通晓业务、诚信无欺、廉洁奉公的旅游营销从业者。
(《市场营销学》教学设计思路)
李卓琳老师的参赛课程是《基础生态学》。她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如何保护生态系统,并列举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案例。这不仅让我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也让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保护环境上展现出了作为大国的担当。
张英老师的参赛课程是《材料与构造》。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基础、材料基础知识及应用、构造基本原理及方法、设计项目实践与创作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变以往教学中设计与材料构造脱节的问题,与设计课相结合又相对独立,整体以材料构造知识与技能为核心教学主线,以传承匠心情感与态度为核心育人主线;两条教育主线纵横交织,紧密结合。空间设计、材料与构造和课程思政三者同向同行,协同效应。
参赛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展演活动,他们收获颇丰!准备期间,他们认真对主讲课程进行了沉淀与梳理,深挖课程思政要素,探索融入思政要素之法,秉承着“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进行教学设计,而认真的筹备也使课程得到了升华;展演过程中,他们锻炼了台上讲课的能力与勇气;展演后,除了获得奖项,他们更深刻意识到,一份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一次精心设计、悉心打磨,都有机会成为学生心中希望的种子,待有一天种子发芽、开花、结果,那便是更美丽的中国!
近年来,学校通过分批开展“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对接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已建成200门试点课程。通过综合施策,教师钻研教学、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此次,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活动,有效强化了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学校将继续大力推动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文 | 李艳艳 图 | 李艳艳 供稿 | 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