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12-20浏览次数:1142

2019年12月6日至8日,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竞赛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来自全市16所工科类本科院校的89支队伍参加了比赛。继上届比赛的良好势头,我校选派了四支队伍参加了此项竞赛。经过三天精彩的角逐,我们在众多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四支参赛队斩获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两项的骄人成绩。

(比赛现场合影)

  

获奖名单

竞赛项目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8字S

等奖

孙杰、巩晓斌、梁艺础、王玉春

李忠唐、朱玉蓉

环形S

等奖

时照双、苏瑞鑫、潘嘉昶、白明凯

陆文龙、石玲

斯特林驱动车赛

二等奖

徐一通、钱翊翔、冉崇海

徐如斌、程志青

智能搬运车赛

二等奖

张鑫、徐航、楚子轩、王明善

赵艳妮、李忠唐

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面向全国本科院校,实行校、省、全国三级竞赛制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全国高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及相关教学水平的提高。赛事选拔严格、组织规范,社会认可度很高。

上海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始终走在全国赛事改革的前端,此次竞赛主要包含三类4个项目的比赛,即机械类、机电类和智能类,其中机械类2项,机电类1项,智能类1项。本次竞赛的机械类和智能类为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测试赛。

(8字S赛比赛现场)

(环形S赛比赛现场)

此次竞赛首次将竞赛社区实践考核环节纳入了赛程之中,在封闭的竞赛社区环境下,规定的12个小时时间内,通过竞赛社区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每支参赛队伍根据现场命题要求完成品的结构设计、材料采购、技术交易、公共服务、宣传报道等,采用社区内现场提供的3D打印机和激光雕刻机完成作品零件的加工制造。社区信息化系统以虚拟的“财富值”(驱动车结构制造成本)、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尾现场实践考评的依据,从而形成参赛对该环节的最终成绩。

(智能搬运车比赛现场)

(斯特林驱动车赛比赛现场)  

此次竞赛结合工学院开展的“人工智能实践小组”,以“驱动车”为项目载体,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准备,亮相竞赛赛道上的四辆不同动力的驱动车,跑出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业内专家、裁判、其他高校老师与同学的高度赞扬。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的不懈努力。坚持“专、通、雅”协调发展,培养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基本教学理念,通过本次比赛,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理念,展示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希望在今后的大赛中再获佳绩。

  工学院供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