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太平洋大学课堂教学的挑战与魅力 自8月27日太平洋大学的秋季学期开学以来,我院在美博士班的老师已完成了整整四周的课程。本学期博士班共开设了五门课程,即《开题报告III》、《定性研究设计与方法》、《定量研究设计与方法》、《项目评估》和《学术写作及文献检索研讨课》。四门主课的任课教授都分别指定了至少两本教材,每周的阅读量都在几万字以上,还要定期写作业、写评论,准备课堂演讲与讨论,参加写作研讨和文献检索培训。相对其他的博士生,我院博士班老师的课程安排更密集、授课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几乎每天都上课,阅读任务和作业更是一周不断线,所有一切都让他们倍感压力与挑战。但大家依然很认真、努力完成教授们指定的各项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不断切换视角看世界,揣摩和研究美国大学的课堂设计,体会教授们的教学魅力。 给我院博士班上课的四位教授风格各异,但都是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学术突出的专家和令人敬佩的学者。他们有的自由洒脱、随性而至,有的严肃认真、逻辑缜密,其中最严格、也最有特点的当属《定性研究设计与方法》的教授Thomas Nelson。Dr. Nelson 1993年毕业于亚利桑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主攻的跨学科研究包括环境科学、环境教育、教师教育、跨学科课程。他曾任美国《教师教育季刊》杂志编辑12年,并因此获得“加州教师教育委员会”(California Council on Teacher Education)颁发的表彰证书,并成为该委员会的理事,目前他依然是这个委员会最活跃的学者之一。Dr. Nelson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课堂控制力极强的老师。他负责的《定性研究设计与方法》这门课的阅读难度很大,因为定性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文章大多结构松散,观点零散,不像定量研究那样有逻辑性,有严谨的论证过程。所以,在阅读中我们需要不断重复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抓住文章的主旨。 Dr. Nelson对我们的阅读要求也很高,不仅仅是要求按时读完指定章节的阅读,还要提出有深度的的问题,并要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讨论,加深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读完理解表面意思,还要深究其中缘由,并且能够解释清楚。在课堂教学中,Dr. Nelson经常会随机提问,上课时大家必须注意力特别集中才能跟上他的节奏,保证被提问的时候能够快速思考,给出适当的回答。每次上完Dr. Nelson近三个小时的课之后,大家都感觉如释重负。但正是这样强度大的授课,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收获也很多。 Dr. Nelson是做定性研究的专家,因此他本人也像个艺术家一样,经常给人很多灵感和启发。他授课的风格也是热情奔放,幽默诙谐,所以虽然学生感觉筋疲力尽,却都乐在其中。他的教育哲学观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总结下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Dr. Nelson认为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本人,而不是教学方法。他认为很多老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教得很好,还一些人无论用什么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依旧不理想,不受学生欢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认为教师素质和教师魅力的培养比教学方法的训练更为重要。 第二,作为定性研究一种基础训练,Dr. Nelson经常会让我们做观察笔记。比如选取生活场景或校园一角,做仔细的观察描述,描述越具体、细节越清楚越好,在观察性描述之后,要赋予观察一定的意义。这个练习是训练我们探究事物意义的能力。他认为这正是定性研究要做的――在生活中寻找意义! 第三,用不断的质疑促使学生深入内省。 提交给Dr. Nelson的作业很少一次通过的,他总是很尖锐和直接地提出问题和质疑,要我们能对自己写出的文章做深层的阐述。这一点是我们之前在这个博士项目的其他课程中未曾遭遇过的,开始都有点挫败感。但是随着大家对Dr. Nelson的熟悉和了解,就慢慢明白,他这样正是为了培养我们成为有自信,有思想的学者。他说,如果我们有一天自信地批驳了他全部的质疑,我们就是自己研究领域的真正专家,而那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四周的学习,大家虽然非常辛苦,但收获也很多。大家有时独立阅读、写作,有时分组讨论、互相启发,有时会自发组合找老师探讨,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艰难却快速地成长着。英语专业的老师在研究方法上思路越来越清晰了,非英语专业的老师英语阅读、写作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当中一定会有优秀的学者脱颖而出,我们也期望能早日回到天华,把我们的所学尽早运用到天华的教学中。(天华博士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