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赴美博士班系列报道(八):美国社科类博士论文写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15浏览次数:213

                    热情、坚持、自信的旅程――美国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写作
   
    随着2014春季学期的结束,第二批教育博士班的大部分老师完成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取得了博士学位规定的学分。同时,老师们也展开了一段新的旅程――开题报告和博士论文的写作。教育学属于人文社科类, 而美国大学对于博士论文的写作要求很高,论文必须基于学生的实证研究和发现。实证研究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两种,前者对文字功底要求较高,而后者对于计算机统计能力要求较高。本篇报道结合老师们的学习经历,简要介绍美国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写作的过程。

    定性篇
    博士学习和研究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旅程,热情是开启这个旅程的原动力。从一开始的迷茫不定,到现在的自信淡定,对于研究话题的热情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博士班的老师对此深有体会。有些老师在最初选题阶段总是摇摆不定、更换话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她们对博士论文研究的信心。但是,当最终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她们都很兴奋,增强了博士论文研究的勇气和信心。更重要的是,论文的选题和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主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做、如何做”的问题。第二批太平洋大学博士班做定性研究的老师人数不多,但一旦选择了定性研究,基于之前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打下的扎实基础,她们都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例如,杨艳老师的研究话题是关于性别和教育。她的论文主要讨论上海公立幼儿园男教师的性别身份和职业身份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职业发展。研究问题围绕他们“为什么”要选择选学前教育领域,性别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哪些挑战和回报,以及“怎么做”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男教师加入学前教育领域。每当谈起她的研究话题,杨艳老师总是坚定自信,如数家珍。

    确定了研究话题之后,就要开始考虑自己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理论框架。这些都是开题报告以及博士论文第一章的核心内容。只有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让读者相信你的研究是有价值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目的是在全面搜索和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第三章是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事无巨细地介绍选择研究对象、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定性研究强调的是和研究对象之间的深入交流和互动,通过多次的采访、实地观察和文件审阅来确保定性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定性研究的种类也很多,例如案例研究、现象学研究、叙事研究等等。每种研究设计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话题来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开题报告的写作和修改是一个和导师沟通互动的过程。完成并经过导师认可之后,就进入了开题报告的答辩环节。答辩除了给学生一个阐述自己研究的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听取三位答辩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

    搜集数据的过程要严格按照自己的开题报告第三章来执行,如有任何变动必须先要经过导师和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搜集整理完数据后,研究者在博士论文的第四章报告研究发现,第五章结合理论框架和文献来分析研究发现,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并且对未来的研究给出建议。这个过程中,定性研究中涉及到的大量采访、转写、数据整理、主题提炼、学术写作措辞等等对研究者都是很大的挑战。而扎实的定性研究理论知识、对研究话题的兴趣、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会让我们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中克服困难、坚持向前。
   
    定量篇
  仅从博士论文选题,就能多少透露研究者对理论的兴趣点和研究方法的应用。根据各自论文选题的特点,第二批博士班的大多数老师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来研究各自的课题。与定性研究不同,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揭示事物的相关性和其因果关系。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准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等。例如朱花老师,就结合当前教育与艺术学院正在实施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大内涵建设课题,将博士论文研究选题确定为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造力研究,采用准实验法来探究如何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造力。

    除了有价值的选题和思路从事研究,掌握适合的研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近一年的学习过程中,Hackett博士讲授的三门专业课程,“中级统计学”,“定量研究设计”,“多元回归与应用”为博士班老师们提供了进行定量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2013年暑假的“中级统计学”课程,让很多文科背景的博士班老师感到了很大压力。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和Hackett教授的认真授课,大家不仅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还了解了如何分析简单的定量类学术期刊文章。“定量研究设计”课程是进行定量研究的关键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定量研究的设计和分析能力。通过课程的各类教学活动和任务,博士班老师掌握了如何分析各类定量研究的期刊文章,如何查找研究所需的测量量表和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如何进行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中研究设计章节的写作。本学期的“多元回归与应用”课程是统计学课程的提升。通过课程的学习,博士班老师们不仅掌握了一般线性模型这一数据分析工具,而且学习了SPSS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这三门课程的学习使博士班老师们从定量研究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教育研究的初学者。

    博士班老师们在学习了Dr.Hallett 教授的Applied Inquiry IV(应用研究)课程后,基本上都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前三章,即开题报告初稿的写作。接着,博士班老师和各自的导师以及论文委员会的教授们沟通博士研究的各个细节,包括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等。根据导师和论文委员会教授们反馈的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开题报告,以形成开题报告终稿。在定量研究中,抽样方法和抽样人数的确定,测量工具的选择、购买和使用,具体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都是与导师沟通的重点。当修改完善后的开题报告得到导师和论文委员会教授们的肯定后,才能进入开题答辩环节。

    目前,第二批博士班的老师们已经进入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修改阶段,几位老师已经在准备开题答辩。4月29日,朱花老师已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的开题答辩。在答辩过程中,三位答辩委员教授Dr.Steveson, Dr.Hackett 和Dr.Scott,对朱花老师的定量研究课题进行了探讨,就研究中的样本抽样过程和实验设计过程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和意见。不管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博士研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踏实地走下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