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下午,活力课堂教学改革专题活动之“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图书馆第六研讨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副校长龚春蕾主持,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20多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经验分享和主题讲座两个环节。在教学经验分享环节,我校第二届“翻转课堂”教学竞赛获奖教师代表,语言文化学院胡雅楠老师和工学院范君艳老师分别分享了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胡雅楠老师着重介绍了在《口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组织翻转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她结合课程特点,选择英语口译技巧和口译训练素材两方面的内容,同时作为课堂翻转的学习材料,从海量的互联网慕课资源中挑选短小精悍、含金量高、有时代感的视频,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前练习,而课堂教学主要应对学生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利用学生协作的方式达到知识的内化。范君艳老师分享了如何利用“课前视频学习任务发布”——“课中分组讨论和任务实践”——“课后巩固和新任务提高”的三段模式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课程教学,强调在组织工科课程的翻转学习时,教师选择的课外学习材料和视频素材应包含清晰的教学信息,在实践案例的选择上应紧扣知识点,启发大家将翻转学习中学到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两位老师是本次“翻转课堂”教学竞赛中的佼佼者,她们的经验分享加深了大家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胡雅楠老师分享《口译》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
(范君艳老师分享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在主题报告环节,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大根教授作了题为《高校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的精彩讲座。王教授结合多年的实践思考和理论研究,首先简明扼要地诠释了建构主义理论的背景、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和四大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用技术解决问题),引导大家从分析当前时代背景着手,理解现代教学对于高校教师提出的挑战,要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王教授还用大量来自真实课堂的师生学习材料,展示了他所主持的《美术教学论》课程,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进度安排、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详实生动的案例,实用具体的方法介绍,论证了高校的教学过程如何从教师的“教”,真正转移到学生的“学”。讲座最后,王教授真诚地鼓励天华的中青年教师,应该对教学充满激情,勇于尝试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技术,在探索、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成长。
(王大根教授做高校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的讲座)
本次专题活动让出席的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倍受启发,为正在开展的“活力课堂”课程改革增添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