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下午16:30,叶才福校长在晖华楼大礼堂为教育学院师生做专题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做一名有境界、有本领、有后劲、有责任的儿童教育工作者”。此次活动是教育学院“学风建设月”的重要内容,教育学院院长滕薇,校党委书记助理凌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沈晓燕、副书记何凯以及教育学院正副辅导员参加活动,教育学院全体2015级、2016级学生约1150人参加讲座。
(叶校长讲座)
讲座伊始,叶校长向教育学院大一、大二的同学们介绍了学校目前的发展方向,指出学校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特色的师范类的优势专业群正在形成,已列入市教委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教育部批准的中美合作本科项目。而从社会需求来看,上海近几年来人口出生率提高,优质师资缺口增大,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叶校长用各方面数据告诉同学们,从社会、家庭、时代、就业来看,同学们赶上了较好时机,让同学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了更强的认同感。
接着,叶校长对同学们将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或小学教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归纳为“四有”:有境界、有本领、有后劲、有责任。“有境界”就是思想过硬,立意要高。我校学生的质量,将来会影响到上海市民的素质和城市未来的发展,要有为国为民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有本领”就是才艺过硬,上手要快。教育学院提出 “三有十能”的专业能力目标,培养的学生顶岗上手快,带班能力强,才能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有后劲”就是方法过硬,视野要宽。儿童教育在知行合一、中外贯通、中西合璧、东西方文化交融具有无限的研究发展前景。“有责任”就是作风过硬,功底要厚。学校教育,教师是关键,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良好习惯的重任。这四个要求是“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专、通、雅的教育理念在师范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标准上的具体表现。叶校长“四有”观点的提出,使在场的同学们有了强烈的使命感,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现场同学认真聆听,掌声不断!
(现场同学认真聆听)
最后,叶校长向同学们分析了人的四个认识层次,从第一层次的物象和事象,到第二层次的心像和意象,再到第三层次的超象和境象,到最后一个层次的道象,希望同学们要不断地研究儿童、研究儿童教育的发展规律,从事物现象中找到一般意义,驾驭儿童教育的事业。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成为上海各大幼儿园与小学的园长、校长或教学精英与专家!
在讲座的最后,滕薇院长感谢叶校长百忙之中能抽空为教育学院的师生做出如此高水平的讲座,也特别强调这是难得的机会,能够近距离地听到叶校长如此细致地剖析教育专业。滕院长也指出今天的讲座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希望同学们好好回味、认真咀嚼,付诸于今后的学习实践中。
(教育学院滕薇院长总结)
通过本次讲座,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职业的发展趋势,并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划。
(讲座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