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的社会服务职能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3月12日,特别邀请教学名师随昕与刘恋老师与大家分享“悠悠古筝与社会服务”、“社交头像分析解读”。活动由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主持。
首先,随昕老师做分享。随昕老师讲到,工作之初遇到几个问题:如何帮助我们天华乐团破圈?有没有可能位居上海各大高校学生乐团前列?有没有学习指挥的渠道?如何管理学生乐团?如何继续发展自己专业,精进自己演奏水平?
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随心老师积极向外扩展社会服务活动,近年来在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的同时将我校雅乐团带到了上海音乐厅;保利大剧院等专业的演出舞台。向社会各界普及、展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器乐、非遗乐种的风采,提高了雅乐团的对外影响力。为学生提供了校外更广阔的表演舞台,也大大促进了学校的专业提升与发展
随昕老师表示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收获满满,乐团的工作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锻炼了个人综合能力。走出校内,接触本专业前沿学术活动与赛事,拓展圈子,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取得成就感!
(随昕老师做分享)
接下来,刘恋老师做分享,当微信通讯录里跳跃着千姿百态的头像,你是否想过这些微型数字画布正在无声传递着主人的性格密码与文化基因?刘恋老师从社交头像分析的心理学依据、视觉分析和文化解读三个层面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的社交头像。
(刘恋老师做分享)
此次工作坊,大家初步了解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与社交头像的秘密,也认识到社会服务与社交头像都可以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对于社会服务,可以申请非遗保护项目,社交头像可以开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如心理健康干预新场域等。当社交头像从私人领域的装饰品升级为社会服务的战略工具,其研究价值正突破传播学边界。
文 | 李艳艳 图 | 李艳艳 供稿 | 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