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初等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基础教育论坛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6-16浏览次数:1121

6月11日,彩票网站初等教育学院首届“基础教育论坛之教育评价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小学教育发展趋势”在天华学院晖华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活动的有来自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国际高中校长、双语小学校长、各小学教导主任、兄弟院校以及来自上海10多所小学的40多名一线小学教师。我校执行董事长石伟平、党委书记陆建非、校长叶才福、校监兼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史文以及初等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出席该论坛。

论坛开幕前,彩票网站党委书记陆建非教授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陆建非书记致欢迎辞)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便是“基础教育论坛”的揭牌仪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尹后庆和学校执行董事长石伟平共同为天华学院“基础教育论坛”揭牌,这标志着天华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每年将以此论坛为契机,努力搭建好与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分享平台。

(尹后庆会长与石伟平执行董事长为“基础教育论坛”揭牌)

揭牌仪式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了题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旨演讲。他特别指出“新时代需要构建新的社会人格,而这种新的社会人格的获得需要重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层面的交往,需要从人格品质、道德修养、情感质量和责任意识等精神层面促进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和谐与人民对幸福感的拥有。”

在谈到如何构建“更好的教育”,尹会长提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教育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谈到教育评价方式时,尹后庆强调教育的质量不能再由“升学率的提高就等同于学校的全面进步,学生分数的获得就等同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标准来评价。今天的教育,要真正作用于孩子的内心改变,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平衡的人格与适应性,多元价值和宽容精神、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中国人”。

(尹后庆会长作题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旨演讲)

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胡雅楠从专业特色、历史沿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实习就业以及专业下一步改革方向等方面介绍了初等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下设英语专业(国际课程合作)、小学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以及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获批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英语专业从2005年招生,目前累计有毕业生1253名。目前,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作为教育师范类专业从2010年招生,目前累计有毕业生583名。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从2016年招生,目前累计有毕业生373名,该专业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联合培养,是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项目批准书编号:MOE31US2A20151711N)。

学院一直突出“国际化、智能化”的发展特色。在国际化方面,学院拥有占比超70%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及高质量的国际化专业课程。师资团队共有20名博士,其中16名为美国教育学博士。在智能化方面,学院努力搭建“小学教育+AI”课程体系建设和儿童智慧教育实训室。

胡雅楠老师指出,彩票网站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承担着培养优质小学教育师资的社会责任。小学教育专业自2014年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累计培养583名毕业生,其中307人走上了小学教师岗位,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初等教育学院将不负众望,把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带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的优化。

(胡雅楠副院长介绍初等教育学院各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龚德辉校长围绕“国际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理念和发展趋势”作了精彩演讲。她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龙头之战”的特殊重要性,需要以评价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塑造良好教育生态。同时,要做好责任落实,以奋进姿态打好教育评价改革“最硬的一仗”。

龚校长以华师双语为例,分享了该校十大质量指项,并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事实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变革的世界里,仅以知识传输为主导和以成绩测评为评价依据的教育体系是没有未来的。培养下一代的求知探索的欲望和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应该是教育的两大重要目的。

同时,龚校长还分享了华师双语评价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生一课表”的评价方式并以毕业生的故事,动情地告诉我们需要营造更加平等、包容、多元的教育生态,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让所有学生平等而有尊严地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龚德辉校长作题为“国际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理念和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

上午场的两场主旨演讲让与会教师们纷纷感受到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对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的指导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午场领导与嘉宾合影:左起:杨悦、胡雅楠、陆建非、龚德辉、石伟平、叶才福、史文、胡玥、邹冰洁)

下午的分会场也同样精彩纷呈,在图书馆二楼的研讨室分别召开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学科的分学科研讨。

上海师范大学陆新生教授的数学专场关注“教材教育助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他分享了21世纪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变迁,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同时,陆教授还分享了教材、教具的概念、教具的作用以及中小学数学教具的分类。在整场小学数学组的研讨中,陆教授与参会的各位小学数学教师积极交流,探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中数学核心素养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陆新生教授作题为“教材教育助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演讲)

著名儿童文学家、上海师范大学李学斌教授围绕“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中文学科素养构建”进行演讲,他详细介绍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四层现实背景、三项目标对应、两个素养框架以及一种教学方案。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来自于语言的建构与引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同时,他还提出了儿童文学教学的教学方案以及在语言层、语象层以及语意层如何进行审美导向的构建。

(李学斌教授作题为“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中文学科素养构建”的演讲)

上海市特级教师徐继田作了题为“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思考”的讲座。徐老师分析了小学课程理念的内涵,阐释了整体外语教育理念,整体的内容观、整体的学习观和整体的教学观,介绍了“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SBI)”的框架和国外“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提出小学英语教育的方法、路径与策略,强调了教师要开展专业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更新学科知识,提高语言素养。徐老师还介绍了“剑桥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标准”和教师研究的方向,即基于问题的实证研究和基于标准的课堂实践。

(上海特级教师徐继田作题为“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的演讲)

三场学科专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与会的小学教师们以及初等教育学院的老师们纷纷与主讲嘉宾进行交流,并结合自己在一线的教学实例与专家进行切磋与探讨,研讨氛围浓郁。

于此同时,下午的分会场还邀请到了初等教育学院优秀校友沈健琪进行校友讲座。沈老师目前担任徐汇区汇师小学语文教师,并拥有丰富的支教经验。沈老师在其“守初心,担使命,我们是实践者”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学生时代在母校的成长经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要不忘“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民教师”的初心,要感恩母校的栽培。沈老师还讲述了自己的援滇经历,分享了边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自己的支教心得。

 (优秀校友沈健琪作“守初心,担使命,我们是实践者”的主题演讲)

(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胡玥向沈健琪和冯瑗玲颁发首届初等教育学院校友会会长以及校友委员的聘书)

本论坛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在鑫华楼举办的“人工智能在小学阶段的应用”专题研讨。“嘉定青少年活动中心---嘉定青少年科创集散地”和“科大讯飞(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他们最新款的教育类机器人并和与会嘉宾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小学阶段的应用”的系列微讲座。

嘉定青少年科创集散地的教学主观周宇豪老师和与会老师们分享了科创集散地是如何对中小学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并介绍了其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区域发展规划师荣彩老师介绍了AI创新教育以及小学阶段相关课程体系,分享了如何通过一系列活动或认知故事等让小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与会的各位老师对目前人工智能赋能小学的趋势颇为认同,特别对人工智能跨学科应用以及在小学阶段如何运用AI知识和技能开展小学人工智能教与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与会老师对AI赋能小学教育很感兴趣)

这次活动是一场精彩纷呈、兼具智能化特色以及国际视野的盛会。未来,彩票网站初等教育学院将继续与上海乃至全国各小学以及兄弟院校加强交流,达成资源共享的共识,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与会老师对AI赋能小学教育很感兴趣)

(下午场分论坛嘉宾与参会老师合影)

(初等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论坛”志愿者合影)



文 | 胡雅楠     | 初等教育学院   供稿 | 初等教育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