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3日上午,我校承办的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举行研究成果交流会。会上宣读了2019年立项的 77项课题结题通告,表彰了28项优秀成果,并发放了2020年87项课题的立项任务书。4位获奖成果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
上海民办高校党工委副书记王庆,我校党委书记陆建非、副书记曹云林出席活动。上海市各民办高校分管领导,2019年研究中心立项获奖课题负责人,2020年立项课题执笔人、联络人等参加活动。我校党委副书记许岳主持。
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是在中共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上海民办高校党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由彩票网站负责建设,属于“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专项计划”A类同城协作平台项目。彩票网站党建与思政工作基础扎实。建校以来,紧紧围绕教育学生做人,自觉加强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和具有示范效应的党建工作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党建之路。学校自2018年承办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后,已连续三年获得“民创”项目资助。围绕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三大任务,研究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吹响了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的集结号。会上播放了研究中心建设巡礼片,全面回顾了研究中心三年来的建设情况。
党委书记陆建非致辞,感谢上海市教委、市民办高校党工委以及各兄弟高校领导,给予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陆建非指出,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包括研究中心在内的“民创”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打造有天华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和质量。陆建非强调,经过前两期的项目建设,天华学院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把“民创”项目建设好,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许岳宣读了2019年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课题优秀成果。2019年,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共立项11项理论研究课题、9项决策咨询课题和58项实践案例课题,最终提交课题成果77项。经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初评、复评和终评,共评出优秀课题成果28个。王庆、陆建非、曹云林向结项和获奖代表颁发了结项证书和获奖证书。
2018年以来,研究中心共组织了三轮课题申报,立项资助312项,内容涉及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理论研究角度全方位对民办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进行了总结,助推了民办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发展。会上4位获奖项目课题组成员依次进行了交流发言。
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夏臻交流了民办集团型教育机构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提升民办集团型教育机构党建的对策与建议;上海建桥学院宋艳华分享了《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机制研究》课题具体的实施方案与心得体会;上海杉达学院杨敏杰总结了《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基本范式研究》的研究思路与具体成效;彩票网站齐砚奎分析了上海民办高校党务工作人员晋升政策现状并就上海民办高校系统内的党务工作人员“双线晋升”办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裴小倩、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党工委副书记覃文忠进行了点评。他们高度肯定课题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提了意见和建议。
许岳宣读了2020年课题立项通告。通过评审,各单位申报的87项课题(理论研究课题8项,决策咨询课题12项,实践案例课题67项)通过立项评审,予以资助。王庆、陆建非向立项单位代表发放立项任务书。
会议最后,王庆作重要讲话。王庆指出,研究中心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民办高校党员干部队伍高质量发展,注重准确把握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研究的要求,提高研究工作的政治站位;注重把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增强做好党建和思政研究工作的精准性;注重加强平台和队伍建设,整体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研究的水平,进一步推进上海民办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共同谱写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当天下午,研究中心还举行了课题执笔人培训会。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党工委副书记覃文忠畅谈党建研究心得体会;研究中心特邀专家胡训珉教授主讲课题管理注意事项及研究方法;研究中心办公室成员屠潇介绍了项目经费报销操作流程。来自全市10余所民办高校的党建思政课题执笔人、课题管理联络员参加培训。
下一步,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将按照中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民办高校党工委的要求,科学组织,规范管理,多出一些调查研究深入、认识问题深刻、对策建议管用的研究报告,为进一步加强上海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文 | 季嘉 图 | 宣传部 供稿 |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