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教师工作部举行第14期学术星空,活动采用圆桌论坛的形式,继天华骄子成长之路I,又特别邀请天华学院毕业的三位优秀学子与同学们交流“天华骄子的成长之路II”。本次活动自主报名,近40名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主持。
(圆桌论坛)
夏雪老师2018年入职天华,任职教育学院,教育学院实习实训副主任。从天华学院毕业后继续到美国深造,目前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在读博士;刘吉辉老师2017年入职天华,任职健康学院,毕业后到香港浸会大学读研,目前担任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实训主任;柴豪頔老师2018年入职天华,任职教育学院,天华学院毕业后到美国孟菲斯大学读研,目前担任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主任。
这次的圆桌论坛主要聚焦四个问题“在天华学习的最大收获”,“在天华学习期间,遇到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的?”,“大学生活有什么遗憾吗?遗憾是什么?”,“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夏雪老师分享到:回忆起校园时光,自己积极投身社团活动、学术竞赛与文体表演的经历,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与机遇,但又收获颇丰。当前学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活动,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参加,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当提到在大学生活中的挑战时,夏雪老师分享了初次迈进英语专业专业水平欠佳时的恐惧不安,但深知只有勇敢迈出第一步,才能突破舒适区。于是,她主动承担挑战性项目,通过不断学习尝试,在专业上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她鼓励学弟学妹:“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机遇,能让我们更坚强自信。”最后,夏雪老师表示非常理解大家的焦虑,她建议大家调整心态,放下焦虑,专注当下。无论学习遇难题,还是生活有挫折,都要相信自己,尽力做好每件事,在有既定的目标的同时也要相信人生的无限可能。
刘吉辉老师分享到:作为老师,我始终相信,真正有价值的大学时光,应该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第一、走出象牙塔,让专业“活”起来。我们的专业知识不应停留在书本里,而要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生根发芽。实践会告诉你,哪些能力需要精进,哪些领域值得深耕。第二、用多元尝试解锁人生可能性。许多同学迷茫于“未来该做什么”,答案往往藏在实践中。每一次尝试都是排除法,更是发现热爱的契机。当你亲身投入后,你会更清楚自己擅长什么、热爱什么,而不是仅凭想象填报志愿或跟风择业。第三、让经历成为“竞争力”的代名词。一份漂亮的简历不是靠奖项堆砌,而是用脚踏实地的经历书写。更重要的是,你在实践中培养的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才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青春最珍贵的馈赠是试错的权利。让我们跳出舒适圈,用脚步丈量社会的广度,用专业赋能实践的深度。当你带着故事和成长走出校门时,你会感谢今天敢于探索、勇于突破的自己!
柴豪頔老师分享到:回想自己当时在求职就业考证方面面临挑战,由于缺乏见实习经验,教资面试难度大。但通过校招去培训机构实习,慢慢发现自己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兴趣再重新投入到母校小教学子的培养中来并积累了教学策略与经验,所以鼓励天华在校学子多多参与校内外见实习,珍惜锻炼实践机会,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有生上课等,帮助自己克服面试恐惧,对今后更好从事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同时鼓励大家不必过多纠结是否当前所属专业是热门与否,可以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兴趣点。如果有其他感兴趣的方面也可以通过修读第二学位或者是毕业后成为“斜杠青年”来实现面包与梦想的平衡。多参加一些比赛、项目,增加就业竞争力、擦亮简历的同时享受比赛的过程,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如何进行知识的交流,擦出思想的火花。经典阅读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孕育了教育情怀,期待有更多的天华学子在社会各领域成为应用型人才。
最后是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也纷纷向三位嘉宾提问,三位嘉宾也给出了非常接地气的建议。珍惜学习机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身心健康、规划未来。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为将来的就业或深造做好准备。
活动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落下帷幕!参加活动的天华学子们感受到了来自学长们的关心、鼓励与宝贵建议!学长们也同样为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感到由衷的喜悦与开心!欢迎未来更很多的天华骄子们加入学术星空,打造师生共同体,为天华学子指引前进的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
文 | 李艳艳 图 | 周勇 供稿 | 教师工作部